返回第一四二节,代差鸿沟  独钓寒江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越南特工团执行的任务依旧跟三十年前一样,对中国军队阵地实施抵近侦察、寻找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前线指挥所等目标。

对于成功渗透进来的越军特战分队来说,要完成这类任务也不轻松,这场战争爆发突然,中国军队调到边境的时间不长,越南情报部门还没能摸清中国军队的部署态势,越军又无法通过空中侦察来研究中国军队的部署,渗透进来的越军特战分队必须在中国军队眼皮底下去搜索目标展开侦察。

越南特工团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可不陌生,当年的中越边境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多次与越南特工团交手,中国特种部队也是在那场战争中开始建立起来的。中国军队加强边境地区警戒的同时,在前沿地带的指挥所、炮兵阵地、防空阵地、雷达站等容易遭到越军袭击的阵地附近部署了大量的战场传感器和战场监视雷达,多支侦察小组就潜伏在这些阵地附近,作为暗哨使用。

越军的一支特战分队企图对那良镇地区的一个预备役部队的122毫米*炮阵地进行突袭,在外围的时候就被传感器发现了踪迹,越军特战队员刚刚抵近了炮兵阵地,架起了仅有的一门60毫米迫击炮,准备对这处炮兵阵地进行突袭的时候,突然一架武直-19a武装直升机出现在了越军头顶上空,同时十余辆装甲车也赶了过来,一下子咬住了越军的这支特战分队。

尽管越军特工团的士兵训练有素,枪法打得都很准,但面对着中国军队的绝对优势的空地火力,越军特工团想要脱身却始终未能如愿,最终在中国军队密集的火力下全军覆没。

在防城港市指挥的第41集团军军长卢昊少将针对越军特战分队是渗透进来作战,中国边境地区防守严密,越军进出不便,又不像中国特战分队那样可以获得空中补给,越军必然需要携带多日作战的弹药和物资,这就限制了越军携带重武器的能力。卢昊少将从第123机步师抽调了一个机步团,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在广宁省当面,作为机动部队来加强前沿地区的防御。

那良镇短促的战斗证明了卢昊少将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面对着中国军队的装甲车,越军特工团在携带的三枚“斗牛犬”单兵*发射完毕后,就没有其他的反装甲火力,逃又逃不掉,最终十多人的特战分队被中国军队全歼在122炮兵阵地附近。

这么多年来,越南人民军一直重视着特工团的建设与发展,希望特工团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创造曾经辉煌的战绩。

只是建设特种部队除了高强度的训练,同样需要强大的国力和财力来支撑,囊中羞涩的越南军队没钱给规模庞大的特种部队来进行全面换装。越南特工团进行的武器换装也就限于步兵枪械和火箭筒,就连迫击炮这类重武器都没钱进行换装。

另外,越南军方高层认为当年越军特工团面对着技术上占据着优势的美军可以创造较好的战果,如今依旧可以。对于价格高昂的夜视器材、单兵通讯设备、袖珍无人机、数字化终端这些高技术装备,兴趣乏乏,在越军高层看来与其采购这些娇贵且维护成本高的东西,还不如将资金省下来给陆军换装枪械,多对一些老旧坦克火炮进行改进和升级。

如今的越军特工团除了装备上了tar-21突击步枪、sr99狙击步枪和“斗牛士”单兵火箭筒外,其他的装备与30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装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部队的战术思想和作战特点,这也是越军特工团依旧在用传统战术执行着传统任务的原因之一。

越军高层却不知道,当年越军特种部队面对的美军“高技术”装备都只是不成熟的早期装备,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各种信息化和夜视器材都已经技术成熟,越军特种部队已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强国的特种部队拉开了巨大的代差。

中国陆军的“猎豹”特战旅和越军第813特工团同时在对方境内展开了破袭作战,但双方的战斗过程和战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曹景明上尉率领的特战分队在谭海县北郊的越军高炮阵地附近,更是在潜伏的越军特战小组没有发觉的情况下将其全歼,将中国特战分队的优势尽显无疑。

越南特工团并非没有用武之地,至少在柬埔寨战场上,它正给柬埔寨制造出严重的威胁。

张仁平中将在白天时候给出的越军特种部队会突袭金边市的预测,柬军高层对此却不以为然,金边市距离越柬边境是不远,但至少也有百余公里的距离。为了防备越南的进攻,柬埔寨东部地区都已经动员了起来,各省县镇的地方武装都分发了武器弹药,执行守卫和警戒巡逻任务。

战争爆发到现在,金边市东部各地都没有发出任何的预警,张仁平中将给出的结论只是自己的判断,没有具体情报确认。柬埔寨军方不认同张仁平的判断,没有同意张仁平提出的将柬军第911空降团调进金边市区内建议,只是下令第922机步旅对郊区的道路和桥梁实施了戒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