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静女其姝  江南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宁相生,她的阿翁,只要活着,无论乌氏小楼要她做什么,她都愿意。

哪怕,皇帝赐婚,宁朝来与乌氏小楼。

一个大臣道,“丞相虽一直着男装,可终究是女子,住在将军府这么多天,传出去也不好听,既然将军与丞相郎情妾意,不如请陛下成全他二人吧。”

皇帝道,“那匈奴王子说他仰慕朝来已久,朕想,两国既有联姻之意,朝来又是公主,将朝来嫁给他,两国能永世交好,便答应了。”

皇帝是看着太叔奂说的这番话。

当着太叔奂的面将宁朝来许给别人,御花园那次,太叔奂用兵符要挟,这一次,不知道又会用什么要挟。

乌氏小楼的请求确实在皇帝意料之外,让宁朝来出嫁匈奴,他不是没想过,只是宁朝来与太叔奂都不肯,皇帝不敢步步紧逼,可是,乌氏小楼信誓旦旦的样子却让皇帝燃起了希望,乌氏小楼不像信口胡说,他便信一信,万一,宁朝来真的愿意呢?

太叔奂是何许人,他心甘情愿用兵符交换的女子,怎会容许他人染指!

“陛下一心为国,臣感激上苍赐予我们一个如此贤明的君主,身为臣子,理应唯陛下之命是从,为陛下效忠。那日在御花园,陛下答应赐婚我与朝来,要不是想着朝来才失去良人,心中难过,没有求下一道圣旨……只是,从那日开始,我便将朝来当做唯一的妻子,发誓此生只守护她一人,若轻易让她嫁给别人,便是不义。可怜我太叔奂一直忠君爱主,却要在忠义当中选择一个,太叔不才,今日即便撞死在这柱子上,也绝不做那不忠不义的人。”

太叔奂果真要撞柱子,身后的臣子急忙将人制止住,费尽力气才拉住太叔奂。

皇帝抹了一把冷汗,没想到太叔奂居然以死相逼。是他低估了宁朝来在太叔奂心目中的分量。

御花园那次赐婚,皇帝就说再不会提及这事,可今日甘愿冒着太叔奂的威胁也要赐婚宁朝来与乌氏小楼,定是乌氏小楼说动了皇帝。

宁朝来安静看着朝堂上的这场闹剧,明白了乌氏小楼的意思,给她宁相生的书信,就是要她今日在朝堂上点头。

楚离看宁朝来沉默不语,明白宁朝来是不愿意的,忙拱手对皇帝说道,

“陛下,臣以为,是该赐婚太叔将军与丞相,且不说他二人情深意重,有陛下的允诺在先,单是太叔将军一片爱国之心就应当得到嘉许。非但如此,说要迎娶丞相是乌氏小楼,不是可汗,可汗不是仰慕丞相的人,丞相,得罪了。”

楚离躬身,给宁朝来行了一礼,算是赔罪,而后又道,

“五年前的百花宴之后流言四起,纵使丞相清白,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也就不清白了,可汗不可能接受这样不清不楚的汉室女子,何况还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子。”

“丞相有智有谋,才能担得起丞相的重任,但匈奴人不知道,他们一定会以为我大汉没有贤惠女子,便是拿个臣子去充数,必定会让大汉成为天下的笑料。”

这番话说得精彩,条条有理,字字珠玑,将宁朝来嫁去匈奴所有的不好都一一指了出来。

皇帝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可比起将宁朝来嫁去匈奴,还长安太平,楚离说的这些不妥,不值一提。

乌氏小楼不是说此事要问宁朝来吗?只要宁朝来点头了,其余人说什么都没用。

虽觉得希望渺茫,不大可能,但皇帝还是问宁朝来,

“以公主之名嫁去匈奴,朝来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当然是不愿意。

宁朝来从来就看不上匈奴人,又怎么会同意嫁去匈奴。

朝堂上的人,包括太叔奂与楚离在内,都觉得皇帝问这话是多此一举。

从皇帝说起赐婚开始,宁朝来就是一副淡然的模样,皇帝问她意下如何,她同样可以淡然的道,

“陛下为两国关系着想,朝来身为大汉子民,理性支持陛下所为,远嫁匈奴,和亲一事,朝来愿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