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失踪的皇子  舟行水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种可能,也许对三皇子、四皇子的刺杀与六皇子有关。为担心被追究,所以先躲了起来。

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即使真的是六皇子指使的刺杀。与躲起来相比,堂而皇之地装作不知道,该干嘛干嘛,才是正常的行为方式。

难道一个人胆大到敢弑杀兄长,然后又胆小儿地躲了起来?画风也太不对了。

那么另一种可能,就是避祸。

六皇子和兄长们不同。他出生的时候,父皇已经坐上了皇位,所以六皇子是在宫廷中长大的。

宫廷是个大课堂。

能在宫廷中成功长大的孩子,具有非常灵敏的感觉。

也许六皇子得了风声,知道有人要对他下手,所以在被下手之前,抢先隐匿了踪迹,让凶手找不到下手的对象。

这种可能性大概是大多数知情人心中所想。

那么,到底是谁?谁向兄弟们动手?

京城作为各地消息的汇集之地,还是有许多便利的。吴先生为四皇子列举了许多分析,却没能得出结论。

是太子么?

不像。

如果太子有这样的魄力,这样的人手,早就将太子之位坐得稳稳的。他的弟弟们只会庆幸自己能平安长大,而不会窥伺他的皇位继承人之位。

二皇子?

可能。

但可能性不大。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二皇子结交往来的,都是士人。若说二皇子发起攻讦,指责他的兄弟们丧德败行不适合坐上皇位,那么将更符合他的风格。

五皇子?

这位一向病体支离的皇子,说不定是故意示人以弱,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不堪,而是暗藏实力,此时来个亮剑?

可能。

但可能性也不大。

皇权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事实上,皇帝并不是能完全自己说了算了。

上有所谓的祖宗,下有大把的黎民,中间还有许多来分一杯羹的大臣。

经常要面对的,是成例如何如何,你要破例?岂不是违逆祖宗……不孝?想奢侈一把,要不要考虑无数的子民,难道要做“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皇帝?而大臣们更是有无数的利益纠葛,想不理都不行。难道皇帝有本事一个人把国家治理好?还不是得有大臣帮衬。

皇帝是一个讲求平衡的职业。

而五皇子闭门闲养的时候,太久太久了。他几乎没有机会建立自己和朝臣的关系。

即使他将来有机会被扶上皇位,也只能是一个傀儡。

一、二、三、五、六。

四皇子发现,正如吴先生信中所指出的,自己处于相当不利的情形。(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