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刺杀(一)  楛似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在宽大将军府堂内,身着红衣袄袍略有威势的方国珍坐在堂前却是与着江南世家派来的使者在不断解说着退至江南的理由:“……特使不要误会了,着实是朱元璋南下势大,方某人唯恐不敌,加上又是客场作战,这才是退至庆元以图后势……”

这特使二十来岁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文弱,肤色白皙,带着些忧郁的气质,他身着一身淡青色圆领长袍,听到这敷衍性的话语,一甩宽大袖袍哼的一声冷笑道:“就算不战而南下之时,确实是尔为保全大军所做的无奈之举,那这攻打仓屯之事又有何说法?不但是各世家被你这突然的军事举动给搅和的一团乱遭,就是还在仓屯内苦苦抵抗的五万方卒你就是不要了么?五万兵卒就当成了弃子,方将军还真是好狠的心、好大的气魄啊!”

听着这特使步步紧逼的话语,方国珍知道他这说的有些牵强的理由世家们肯定是不信,本不欲理会他们。可是想到他是打算要出海当一段时间海盗的,要是劫掠客商所夺取的货品财物什么的免不了与这些江南世家交换些米粮,毕竟在海上新建的各岛肯定是不比内地的繁华富庶,更何况在吴国水师打算要去海上找他们麻烦时这些人还可以报个信提前做些准备。

还是得继续解释啊,方国珍叹了口气,不能把他要做的真实目的给说出来只能继续虚掩道:“这仓屯肯定是要攻的,不然我军不易从张士信的袭扰下轻易逃脱不说,就是那李伯升也确实是要这一次的资本来取信吴王的。毕竟相对于这江浙地区的战事,朱元璋除了从那各处传来的消息得知之外肯定是对于其他细小的事情不甚了解。

而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攻打仓屯不但能够引发张士信的警觉,还是能让李伯升再立一功,相比于杭州府遥远的距离,这建德离得岂不是更近?送大军前去攻城时吾已经向那统兵将军叙说解释过了,只要李伯升率领大军前去救援他们肯定是会不战自退的,而且在大军出发前我还特一吩咐过绾严叫他在四处围城时故意漏出几处空隙,让那求援的斥候能够跑的出去。”

一听这理由,特使那白皙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道:“哦?可是将军是否得知李伯升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去救援,而仓屯城下张士信已经与你的方军战至了一块,只余朱元璋与李伯升立在两边看一场大戏?”

机会已经是给他了,至于李伯升没有前去救援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方国珍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道:“他们两人的命令又岂是远在庆元的我能够影响的?今日就到这里吧,特使还是莫要太过逼人才好。既然方军已经回到了庆元,我方国珍肯定是要抵挡朱元璋大军继续南下的,断然不会叫他把我逼到那更南方的荒芜之地去。”

特使想想也是,庆元已经是方国珍的大本营,除非他不要自己的领地了,那肯定是会死命抵挡吴国南下大军的。到时他也会安心与着江南世家们合作,毕竟他现在这江南所能依靠的势力也就那么几家,怎么也逃脱不掉世家的阴影笼罩。

站起身来,特使对着方国珍拱手一笑道:“也是,欲速则不达啊!既然今日已经把话谈开了,明日我们再是继续商议合作抵御朱元璋的事情,还请将军莫不要失约才好。”

方国珍也顿时起身,满带笑意的把那特使给送出门外,特意还吩咐了一旁的兵士要好好招待这远道而来的客人。而特使在听到了这大声好似故意让自己听见的话语,嘴角挂起了一抹不屑的笑意,一甩袖袍看也不看身后便是大跨步向前走去。

方军制造的海船也就只有那么几百近千艘,僧多粥少,方国珍又怎么会带领着那么多的兵士出海?所以一早考虑到海船会少的问题,方国珍早就把嫡系精锐的军队给分了出来,以做后头的安排。

而在邕江时分方国珍也是这个想法,他这十六万的大军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无法把那些兵士都给带出海去。而既然要做海贼,肯定就是不能把家眷老小的这等软肋给留在岸上,让朱元璋有可趁之机。所以不光是那些亲信兵士,就是他们的一众家眷都也要带出海去,安置在各处海岛上的。

事先选好了安置岛屿,现在也已经在陆续转运那些家眷,但船还是太少,最多运上万的战兵做海盗。而剩余这么多的人马与其留在这浙西之地做无谓的抵抗,那还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这奇袭仓屯也是方国珍的主意,除了是安排着这嗜杀的绾严作为统兵将军以图消耗一些张军士卒之外,另一个目的便是要伺机把仓屯城内的粮食给烧毁掉。

虽然一开始下达的命令是抢夺城中粮草以掩人耳目,好不叫人猜出他的真实意图。但是方国珍肯定是知道在他故意放出的那一队斥候,在搬来李伯升大军拖延住那些已经被他所抛弃的方军士卒后,有些偏激的绾严面对着张士信大军缓缓逼来时的压迫感,感觉事不可为之下肯定是会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地把那些粮草都给烧毁掉。

果然,一切都是按着方国珍的预料所做,在对自己充满信心之时他也还是特地把他最在意的儿子方元给派遣到了沿海的德宁港口,依据着那里散布的海船随时准备出海而去。但是他所没有预料的是,朱元璋居然这么快就到了杭州府,而且这李伯升不但是没有去驰援仓屯反而是屯驻在了江印县城。

江印城要是沿着水路顺风而下不过一日的时间船只就会到了庆元,这一切都好像是偏离了自己的预料但好似又没有脱出自己的计划,就在方国珍沉思之时另一件彻底打乱他计谋的刺杀就发生在了他身上。

对于这白莲教的毅行他一直都是礼遇有佳的,不但是他身怀绝技可以成为一个绝佳的刺客,没准什么时候就能为自己所用之外。另一个缘由就是敌人的敌人也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北方的宋国也是颤栗在朱元璋强盛的兵锋之下,方国珍想当然的就是把着他江南庆元与他宋国亳州给代入到了同一个战壕之中。而且方国珍也是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最亲信的管家居然会大开方便之门,与着毅行混在了一块去。

这始终平静脸色的毅行一到堂内,方国珍原本还有些高兴的把他邀了进来,又是吩咐仆役倒上茶水端来点心。这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在方国珍那笑得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是慢慢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只见毅行话也不曾言语直接从那轻飘飘的袖袍之内抽出一柄软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

等到左右的卫士们察觉到室内的异装,纷纷拔刀拔剑冲入堂中之时,只见方将军面对这近在咫尺的危险脸上早已恢复了平静,只是淡定的挥了挥手让着他们退了出去。

虽然这些卫士可能是反应迟钝了一些,等到他们主帅已经被刺客劫持住了才是回过神来护卫,但是他们却是不笨。遇见这种情况,他们所要做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即派遣兵士跑出府外,请着庆元驻守兵士先把这将军府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围起来,先不管府中将军的安全,必须得是先确保这刺客不能逃脱才行。

不但是这些士卒能够推脱一些保护不利的责任,在他意识到自己插翅难逃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刺客有所忌惮,从而不敢轻举妄动。在那府外“有刺客”的嚎叫声不断响起,一片混乱之时,方国珍面对着这身前锋利的只要轻轻一划就能轻易割开自己喉咙的剑身,也是没有了现前的慌乱。

在这大半辈子的军旅生涯之中不但是让着方国珍位居高位得到很多,两军对战的谋略时不断在这生与死的抉择之中也是让方国珍看开了许多。就是这许多年的锦衣玉食也是没有消磨掉他的血性,而这不惧生死也恰恰是方国珍一直以来最为得意的事情。想着自己的儿子已经在了德宁港口,那些方军之中挑选出来的忠心精锐也都是在那处集结,就算是没有自己也能让方元好好在海上逍遥生活下去。而且早有预料一般,方国珍也是把着他的各个成年的儿子都给送到了抵御北方前线中去,便也不用怕会绝后的问题。

只要还能够在这世上留下一些自己的血脉就好了,到了现在这种时候这庆元之中的家眷,方国珍也是顾不得许多了。一切都已经想的通透的方国珍见着前方毅行一直平静脸上也是异常严峻起来。

他居然也是会紧张的啊,微微一笑,方国珍在那锋利的剑刃还架在自己脖子跟前时,直接在身前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就着方才端上来的热茶点心,一口茶一口酥饼好不惬意的对着毅行笑道:“年轻人,方才见着你满眼的杀气,既然已经到了这种时候本将军也是不做预算能够活下去了。你要杀我也是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也是不再去问你,只是好奇你怎会如此轻易的携带剑身来到府中,还有你就是不怕庆元之中严密防守的士卒么?只要你今日杀了我,肯定也是不可能会安全逃得出去的。”

做了这么些年的刺客,毅行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对于方国珍的疑问他冷笑一声,握着那柄软剑就是要从那不断咽着茶水的喉间划过去,只要能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让那鲜血飚射出来,这江南最后的诸侯也就是宣告完结了。

就在毅行大喝一声那双臂肌肉微微隆起,就要蓄势待发之时,从着门外突然就传出了一声苍老的喊叫道:“小兄弟,慢着!不能杀!”(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