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许月桐与萧峦(二)  颜竹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人的手仍未放开,萧峦就像是探知了她的内心一般,又像是闲话家常,低声道,“我家中有个妹妹,今年七岁了。因是父亲老来得女,又生的可爱乖巧,家中上下都十分宠爱。因她耳垂之上生了两点朱砂,便怎么也不肯穿了耳洞。母亲为了此事,十分忧心。前几日我恰好在一西疆商贩那里瞧见了这一块有着两点红瑕的白玉。便买了下来,想着雕成两朵红心白梅的耳扣,许能诱得她开怀,年底穿了耳洞,也好让母亲安心。”

原来是给妹妹啊……

许月桐惊愕的发觉,自己心头的那片酸涩,随着他一句句的仿佛解释一般的话烟消云散。

心情重新好了起来,便对那孩子有了几分好奇。

“我家中还有一个幼弟,你妹妹叫什么呢?”却完全忘记了此刻自个儿是扮作了哥哥许岳英,男子怎能打听女孩儿的闺名。

萧峦瞧了她一眼,眼中满是笑意,“她叫萧姮,家里人都叫她阿姮。”

“真好听的名字。”许月桐听了便有些羡慕,心里想着真是萧大人不愧是清贵翰林出身,儿女的名字都那般好听。不似她认得的那些公卿贵女,名字都那般俗气。

两人正说着,湖心的亭台上传来了歌声。

女孩儿的歌声高亢婉转,调子虽陌生,却十分好听动人,一下子便吸引了许月桐的目光。只可惜的是,她听不懂那南疆女孩儿唱的词儿。

她看了看萧峦,满怀期待的问道,“你可知她唱的是什么词儿?”

萧峦仔细听了听,便随着那女孩儿的歌声念道,“……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1

许月桐听了只低头喃喃重复了一边,“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样美好的约定,她忍不住在此时此刻面对着一湖花灯念了出来。仿佛只要这么做了,她便能与身边这人达成这约定。哪怕此时,他只把她当做一个男孩儿,只当做恩师方景崇的外孙子。

“你怎会听得懂呢?”听完了整首曲子,她开始诧异于他的博学多闻。

“我十四岁那年随着舅舅游历了南疆,便学了一些当地的土语,也不是都听得懂,只是这种简单上口的句子能听懂而已。”

许月桐自小深恨被困在闺阁之中,便极为羡慕佩服这样年少便游历四方之人,心中所想,便在面上露了出来。

萧峦见了,便笑了起来,“你若是喜欢出门游玩,我带你去可好?”

她心头明亮,刚想着一口答应,却想到自己是闺阁女子,哪能与男子一般出门游历。心中虽是这般想着,却到底不愿拒绝他的好意,便笑着向他点头。

这样一个夜晚,在许月桐的心中永远难以磨灭。她想着,若有可能,太阳永不升起,这夜晚长长久久,那该多好。

月上中天之时,她瞧见了远远站在街角的孪生哥哥正在向她挥手,示意着该回家了。

她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萧峦,见他并未瞧向哥哥所在的方向,这暗松了口气,心中却埋怨哥哥出现的太早。

只是她心里也明白,时辰确实不早了……

她心中正在纠结,却听到萧峦在身边开了口。

“时辰不早了,你快些回家吧。再晚了,你父母皆要担忧。”

他嘴角噙着丝笑意,目光融融,打在她的心坎上,让她心尖都在颤抖。她咬着下唇点了点头,手中却被他塞进一物。

茫然的低了头,却发现手里多了一块白玉雕成的山佩。上好的羊脂白玉,入手温润柔滑,显是带了许久,经常被把玩。

她愣愣抬头看他,便听他笑着道,“方才瞧你很喜欢那对白玉耳扣,便想起这块玉佩,这是我出生时祖父亲手雕了的,因含了我的名字,一直以来十分喜爱总是带在身上。今日便送与你。”

自出生便带在了身上,又十分喜爱,更是祖父所赐……

为什么要送给她呢?许月桐想要询问,却被他连声催促着要她回家。

她向前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他依旧笑意盈盈的站在灯火阑珊处。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他脸上似是红了几分。

又走了几步,再回头时,他却已然转了身,寂寂一人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行而去。

许月桐停住了脚步,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头忽的有些不安。心中莫名浮现出那一句“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她想要弄清心中的这份忐忑,却被追上来的哥哥连声催促着,只得按捺下心中思绪,踏上了返家的路程。

作者有话要说:1曲子出自电影《刘三姐》中的《藤缠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