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七章 安宁上京  一苇渡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张致远正坐在书案后面摆弄一枚他新得的印章,听到声音也没抬头看。安宁心想这是谁又惹到大老爷了?一边想一边把小儿子放到窗边的榻上,拿了刚才没吃完的笋肉锅贴塞到他小手里,小福久乖乖的坐在榻上,晃动着嘟嘟的小腿儿,软软的叫了声‘爹’。

张致远对于小儿子哪里舍得拉下脸来,将新得的印章放在锦盒里,深邃的星目看了安宁一眼,安宁忒无辜的回视,有些献宝地道:“老爷,扬州的风味小吃当真是别具风味,老爷要不要尝尝?还专门给老爷带回来的,还温热着呢。”意犹未尽的跟张致远说扬州的小吃,还特别提出了同样的一样,几家卖的味道也不尽相同什么的。

张致远越听越觉得绵软,就像是沙滩上的沙子似的,又端看小儿子特认真的捧着笋肉锅贴吃的津津有味,大老爷觉得自己也有那么点饿了。

晚间等小福久睡了,夫妻俩就在灯下商量起安宁去京都的事。本来上京的事就有些仓促,所以原本定好的安宁先带着孩子进京,自此常住京城的计划搁浅了。因而这次去京城一来是拜会一下澄泓的外家,将定亲的事定下来,安宁也借此结识一番京都的官太太的,为日后来京都做下准备;二来就是将张家在京城的宅子修缮下,本来张致远在京城为官时不过是任翰林院编修,七品小官,所买的宅院在繁华的京都并不大,如今一大家子的免不了要扩建几分。这宅子日后是他们张家在京都所居之地,是自己家,怎么也得扩建、修缮的舒服。再者说了京都的气候不同于扬州,寒冬滴水成冰,酷暑滴汗成洼的。因而安宁还想修地热取暖,还有建造供人消暑的凉屋,还有改厕所、建浴室等等,怎么舒服怎么来。但这些建造中很多都是现在这个社会没有的,安宁少不了还要费心神和工匠师傅们说的。

三来就是安宁想了,既然日后他们一家是少不了要回京城的,在京城的产业是少不了要打理的。就是温泉庄子就是少不了的,张家公中的产业大多是庄子,置办庄子不打眼不招诟病,也是能支撑的妥当产业。但里面温泉庄子是没有的,这个时代冬天的果蔬是非常匮乏的,若是没有新鲜的果蔬的话实在是难熬,虽说安宁自己空间里有,但怎么拿出来、拿出来怎么解释都是一回事,免不了麻烦的!因而她也想在京都搞一个温泉庄子来,当然了她也知道京都不同于扬州,京都什么最多,权贵最多啊,出头的椽子做不得!因而安宁只想弄来自家吃,顺便寒冬腊月的去避寒!还有一点就是既然她家日后回了京都,她另外发展的那些产业重心也要往京都挪,此行到京都还得实地考察一番再做下步打算罢。

总而言之,安宁此行去京都根本就没时间游玩,所要操心之事也不少啊!安宁明眸流转道:“今年本来是想带上几个孩子,沿着京杭大运河蔓行至京都,一路上寻访所经之处的风景名胜,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不料老爷大病一场耽搁了,再加上澄泓的亲事也需要人尽快过去,时间就稍稍紧迫了些。再加上我不在家里,家里事务还需要有人统筹打理,所以我想瑶儿和玫儿两个女儿家留在扬州,一来让瑶儿打理内宅多些经验,再者玫儿才请了教养嬷嬷,规矩行走才刚刚学起,乍一打断再学起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此行我就带着福久过去,福久太小,把他留在家中我肯定是不放心的。”

安宁这话完全是道出了她自己的心声,她最开始确实是这样打算的,缓行慢行经由京杭大运河杨帆背上,游览九州山河,品尝特色美食,顺带在所行途中看能不能‘慧眼’识到什么奇珍异宝。当然了她和张致远所说的带上张瑶和张玫这话也不假,日后到京都,免不了要融入京都的交际圈,早早带去了早做准备。但如今时间有些紧迫,而且她并不会在京都呆多长时间,一来一回在路上也会耽搁不少时间,因而让她们俩姑娘呆在扬州未尝不可。

夫妻俩商量一番,定于六月初十北上。此次上京,光是用来在京都的hua费和交际应酬所用的银钱和古董字画,还有一些吃穿用行的物什,整整齐齐的收拾了十几个大箱子!扬州这边的内宅事务由张瑶做总揽,宋姨娘和谢嬷嬷等大嬷嬷在一旁协助。谢嬷嬷被留了下来协助管家,安宁所带的仆妇,基本上是在她身边伺候惯的,还有几个厉害的管事娘子,不够的安宁则打算到了京里再采买,反正不缺奴仆就是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