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食以安为先  纯牌老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医学部现在走的路线是系统医学,借鉴了不少传统医学的理念,传统医药在澳洲被发扬光大。系统医学理念的盛行,意味着医学部对转基因食品的可靠性持保留态度。

涉及到农产品的技术非常复杂,不过基本概念是有的,常见的嫁接、杂交和转基因其实容易理解,涉及到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愈往后被归属的生物特征愈相近。嫁接是人工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的一种,不涉及到遗传物质的重组与改变。

杂交通过人工有性生殖的方式把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通过染色体基因重组而选育新的基因型,它是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最远发生在属间,如杂交稻,比如同是豹属的狮子和老虎生的狮虎兽,同是马属的马和驴生的骡子。近缘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少部分杂交水稻具有这一特性,但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市面上已经看不到可育的杂交稻。远缘杂交一般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比如狮虎兽和骡子。

至于转基因,它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理论上更精确,没有任何不妥。

从学术上来说,转基因和杂交都属于基因工程的范围,但按照生物分类学,有本质的差别,并不因为它们的手段类似而能被认为是同样的东西。

基因学部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明确的分类,跟主流标准不同,没有分杂交和转基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基因重组;第二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基因重组;第三种,同种同类基因修饰、替换、抑制与激活。

第一种基因重组的安全等级最高,在它下面的各个类别经医学实验证明无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可测的参数,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控制。

第二种基因重组的安全等级次之,被公司的科学家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不能产生后代的远缘杂交,被列为需要检验的范围。杂交稻不好吃,生物学部以搜集野生稻和常规稻的种子为主,培训可育新品种和进行基因替换都在研究范围之中。远缘杂交稻虽已被证明不影响食用者的生育能力,但公司上下没有兴趣吃这种粮食。高效的科技农业保证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口感和营养更好。

第二类则属于纯粹的转基因技术,打乱了生物分类学,经过转基因修饰的生物体被称为gmo。生化兽属于gmo范畴,但在公司的分类中只有涉及到食品的才被称为gmo,生化兽是bco。大自然经过长期筛选的分类在这里变得一塌糊涂,不可控参数大幅增加。有人给这种技术取了名字,叫“乱交”,非常形象。

上帝不是那么好做的,无论转基因技术被宣传得多么美妙,在系统医学没有完全了解人类身体的奥秘之前,它的美妙只是一种幻影,虽然有可能变成现实。

第三种基因重组主要是医学用途和控制现有农作物及观赏动植物,是基因学部的大财源,没有踏入神域,变数很小,容易验证,优生优育项目、常规植物改良研究、生化熊猫、基因药物等都属于这类。

基因方面的研究军民两用,生化兽研究所下属的基因病毒实验室、人体改造实验室、生物机器人实验室都以军事用途为主,与医学部的实验室互补。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它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公司人类基因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研究,扎伊采夫忧心忡忡,因为hgp的副作用很明显,如种族选择性灭绝性生物武器、基因专利战、基因资源掠夺战、基因与个人隐私等。

这些并非天方夜谭,四年前流行的神秘病毒姜真哲便怀疑是某组织下的手,并且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算是一种绝顶的复合毒药。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除了在病毒上发现的痕迹,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感染的特性足以说明问题。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部分人的存在变成多余,某些极端主义者便认为这部分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负担,进而想通过某种隐秘手段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神赐予人类一副奇妙的身体,既强大又脆弱,精密不过头,宽松有限度,自我修复能力强大,对基于生物技术的慢性毒药抵抗能力非常强。不管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是商业利益驱动还是政治阴谋在作怪,早期不完善的转基因食品仍无法轻松消灭某些人群,所以有人忍耐不住,采取了激烈手段。

姜真哲作为基因工程专家和病毒学家,不会胡乱说话,持类似态度的研究员不少。公司在病毒、毒药和基因工程领域的综合实力毋庸置疑,任何涉及到这三方面的手段都被瓦解,成立十多年来,就没有出过大事故。

四年前病毒首先从南美爆发,迅速蔓延到北美、亚洲及非洲,公司的专家们在一个月内便研发出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对症药物并通过人体试验推向市场。这场混乱仅持续了两个月便被扑灭,死亡人数不多,以至于民众都以为是一种普通的病毒,没有放在心上。

上层社会更没有感觉,他们吃的都是优质的非转基因食品,不少贵族学校宣称全有机食品供应。从事分子农业的团体众多,研究远比以前完善,在复杂的利益驱使下,很多没有认真验证过的产品都堂而皇之的上了餐桌,但它们不是上层社会成员日常的主食。

“希望不要发生生化战,那样麻烦就大了,破坏容易建设难。”李庄嘟哝了一句。

阿瑟接过话头,“老板,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我们在非洲搞生化战,推销我们的转基因玉米,还扬言要告我们!”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