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在乎夷洲(首订很重要,诚恳求支持)  括囊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下策是什么?”

“皇上,敢问一句,这农民叛贼因何而起?”

皇帝此时已经知道柳旭的每句问话都有深意,因此认认真真地回答:“自然是赋税太重,天灾人祸,吃不起饭,就要起来造反了。”说完这话,他又叹息一声:“贼亦是吾赤子啊!”

柳旭用隐晦的怜悯的眼神看了眼前的皇帝一眼,若是在现代,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个高中生,又怎么会承担起这样重的担子?

从这一角度讲,他是悲哀的。

老子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没有勇担责任、忍垢忍辱的精神,是做不了万乘天子的,只是这家国天下、内乱外敌的担子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还是太重了。

但是他不会因为怜悯而手下留情,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柳旭以言辞为刀刃,以智慧为坚甲,要在这明末乱世开出一片太平来。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让他们吃得起饭,老百姓吃得起饭,自然不会起来造反。”

“只是,计将安出?”皇帝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柳旭,若是吃饭问题是说说话就能解决的,那历史上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

“在这里!”柳旭蹲在地上,手指一指,目标恰是台湾!

崇祯看着地图上的那一叶岛屿,默然不语。他是知道这个地方的,毕竟他是这片土地名义上的主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祖远征日本,遭遇神风失败,不得已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以为再征日本之准备。及至明代,此地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后因封海政策废除。及至后来,因为沿岸海防复设,直至佛郎机人占据为止。

只是,这一叶小小岛屿,真的能解决大明的问题吗?

“皇上,不要看这夷洲小小地方,貌似不起眼,但是其地湿热,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乃至于三熟!学生曾派人加以访问,若是加以开垦,可以开垦出数百万亩稻田,以五百万亩、一年两熟、每亩二石米计算,每年可出稻米不下两千万石!”

两千万石!

这个数字是如此的巨大,而且比起遥不可及的征收关税更显得可靠,更加上粮食本身就是比银子更有用的资源,以至于崇祯皇帝一时间有些晕眩!

按照一个人一年吃两石米计算,这些米可以供应一千万人食用!

“先生,先生这话可是当真?”崇祯皇帝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他的声音里早没了刚才的杀机,全是弟弟乞求哥哥的音调。

这个少年天子有求于人。

柳旭掌握了知识和未来,由不得他不屈服。

虽然表面上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但是实际上两人的地位早就调转。

“若是不能产这些米,请杀柳旭头!”柳旭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他马上又说:“不过皇上,此地虽好,却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岛上原有土人数万,分为数百上千部落,之间血仇不断,以相互猎杀头颅为乐,其文明甚低,不足为惧。但是岛上南部已经被佛郎机人的一支,荷兰人占据。欲开拓夷洲,必须先驱逐荷兰人!”

崇祯皇帝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柳旭,语气里有可惜,也有庆幸:“先生欲前往夷洲开拓?”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柳旭神色不悲不喜:“既然皇上不愿意采纳学生上策和中策,学生只好亲涉夷洲,为大明提供粮食,为皇上排忧解难,千辛万苦,死且不辞!”(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