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动荡年代(2)  满座衣冠胜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昔日那些占山为王的匪寇大多是哥老会的公口山堂,因理念不同而肆虐乡里,劫掠行商,欺男霸女,高利盘剥,敲诈勒索,贩卖烟土,拐卖人口,逼良为娼,可谓罪大恶极。卢兆麟出动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严厉打击,抓的抓,杀的杀,很快就让那些袍哥大爷改弦更张,不敢再干这些无本万利的缺德买卖,纷纷投靠许宝山,改做正行赚钱去了。继续占山为王的人已经极少,连带着武器的商队都轻易不敢招惹,更别说军队了。

凤凰军校的优秀学员卢阳是个娃娃脸的狠人,外表看着纯良天真,实则极富谋略,打起仗来神出鬼没。此时他看着眼前的青翠山岭,笑眯眯地说:“好想看看洋人是怎么打仗的。”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我们也想见识见识。”

卢兆麟笑道:“嗯,我也想瞧瞧。”

一行人说完笑完吃完饭,很快就继续上路。

正是初夏时节,山中多雨,空气潮湿,白天闷热,夜晚阴冷,瘴气在林中升腾,毒虫毒蛇活跃在草丛中,令人防不胜防。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却也非常谨慎,避免受伤中毒,延缓行程。他们每天都很疲累,精神却持续亢奋,几十里山路走下来,即使没有任何意外,也会一头一身的汗,非常难受,却只能硬扛着,偶尔能在确认安全的小溪或瀑布中冲去满身的汗水,那种清爽的感觉便是最大的幸福。

他们走过的地方并非全是荒无人烟,时常有小小村寨出现在谷中或是山间。村民大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趋于原始,非常穷困艰难。他们大多不识字,不会说汉话,因长期受汉官盘剥欺压而对汉人非常仇视,对他们很不友善。他们身上背着枪,个个剽悍,那些人大多不敢惹他们,却仍有些曾被汉官或是汉人富商压榨迫害得家破人亡的汉子想要冒死一拼,譬如躲在密林里放冷箭,偷偷在他们前进的山路上挖陷阱,或是悄悄埋伏着等他们走过,从山上推下巨木滚石,能弄死几个算几个。

他们在四川境内遭遇了几次险情,很快就学聪明了。每经过一个村寨,卢兆麟都会与当地的村长或族长或长老聊聊天。他有着非凡的语言天赋,只要与他们说上两、三个小时的话,就能学会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沟通再无障碍。

他向他们介绍了外面的形势和发展方向,鼓励他们带着土特产走出去,与经过官府认证的商家交易,如果感觉受骗,可以到官府告状,如果当地官府欺压他们,那他们可以托人写信到蓉城的总督衙门告状,或直接去蓉城找总督府,必然有人为他们讨还公道。另外,他们的孩子如果愿意上学,可以去附近的县市去上官办小学堂,学费不高,包吃住。

聊完天,他会给他们一张自己的名帖,“若是上官府告状,可以给他们看这个。”

那些人听着他流利地说着本民族的语言,都很震惊,对他的话虽然不敢尽信,却也对他的友好态度表示感谢。

通常聊完天,他会去看看村民,将寨子里生病的大人小孩都诊治一番。用山里能找到的草药,再辅以针灸推拿,他治好了不少人。即使伤病者已经病入膏肓,明显属于不治之症,他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能够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为此他得到了那些村寨中所有人的感激和尊敬,伤病者的家属倾其所有,送给他各种土物皮毛,以表心意。卢兆麟只收能吃的食材,然后拿出银元塞给他们,当作买下。

他的举动总会让那些村寨放下对他们这些汉人的恨意与杀心,让他们避免了许多危险。

收购的山中土产都由炊事班带着,路途中若是遭遇险阻,无法找到吃的,就把这些熏肉、菜干、红薯等等煮来食用,既能充饥,也算得上是美味。

连绵不断的高山有时会屏蔽无线电信号,卢兆麟基本上每隔两、三天才能找到有信号的地方,与四川的卢昊苍和云南的蔡松坡通话,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他们还没到达春城,赶到蒙自的蔡松坡向卢兆麟报告,“已经与入侵的法国|军队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