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58  九月流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见着来人,萧景铎也不好判断这次发兵的是哪一国。洱海边小国林立,其中属越析诏、浪穹诏、蒙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国最强,被称为六诏。除蒙舍诏外,其余五诏夹在吐蕃和大宣中间,一会偏向吐蕃一会又归附大宣,唯有蒙舍诏坚定不移地臣属宣朝。其余五诏在吐蕃和宣朝之间做墙头草,终于惹恼了宣朝,先帝在位的时候,宣朝发兵支援蒙舍诏,逐一解决了其余五国,扶持蒙舍诏做了洱海的霸主,为此蒙舍诏对宣朝更加臣服,西南边境的关系才逐步和缓起来。因为蒙舍诏在其余五诏之南,被称为南诏,是宣朝唯一承认的政权,这便是南诏的由来。

虽然南诏名义上归附宣朝,但两国边境摩擦一直不曾断过。南诏自家的官司也没理清楚,南诏虽然在宣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洱海,但只是名义上统一,实际上那块地方并不听南诏管辖。南诏王室不若中原强势,原来五诏的地盘上还留下不少残部,这些人不服从南诏管教,也看不惯势大欺人的宣朝,南诏王室不敢管,便任由这些人闹腾,只要不惹下大事便装作不知。

这次四千人来偷袭晋江县,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依萧景铎看,这些人不是南诏派出的也是他们默许的,如果事败南诏王室就将罪过推到五诏部落身上,如果事成,随后南诏王朝就会发兵平乱,把抢来的财物入自己腰包,还能顺带向宣朝买个乖,何乐而不为。

南诏的心思并不难猜,萧景铎能猜到,想必长安里的宰相和皇帝也能猜到。南诏这样挑衅宣朝的权威,显然皇帝不会让他们讨了好,但是在朝廷发兵教训南诏之前,萧景铎先得解决了自己门口的围城之急。

相比于让别人替他报仇,萧景铎更喜欢一开始就粉碎对手的计划,让他们无仇可结。

萧景铎几人夜行了一宿,随着天光渐亮,他们的动作也越发小心起来。

终于,在众多探子的摸索下,萧景铎终于摸到对方军队的驻扎之地。

为了不打草惊蛇,现在萧景铎身边只有寥寥几个人。萧林也随着萧景铎出来了,此刻正警惕地戒备着。他们离驻兵之地这么近,若是被发现了就坏了。

“他们是哪里人?”萧景铎低声问。

一个人辨认了许久,才悄悄说道:“看样子,像是原来施浪诏的人。”

“施浪诏……”萧景铎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施浪诏和宣朝不睦许久,宣朝虽然支持南诏灭了施浪诏的王都,前任施浪诏王也死于刀下,但是施浪诏王的儿子却逃了出去,在六诏东北又称王。国仇家恨之下,这次若是施浪诏的发兵偷袭,倒也不出所料。

“怪不得这几日没有施浪诏的商队过来,原来他们早就打算好了!”一个人气愤地低语,“县城里还有其他国的商队,他们就不怕误伤?”

“六诏时常打仗,彼此之间隔阂甚深,他们才不会顾忌城里其他国的商队呢。”萧景铎又看了施浪诏的军队一眼,对后面人说道,“把东西准备好,我们要开始行动了。”

日头渐渐升高,施浪诏的军队开拔,缓慢地向前挺进。

傍罗千其在马上,忍着不耐在树林里穿行。他是施浪诏的贵族,平时在部落里受足了追捧,内心里颇为自命不凡。他这次带人来洗劫晋江县,虽然被父亲叮嘱了许久,但内心多少有些不在意。出发前父亲和国君告诫他要小心谨慎,速战速决,在宣朝军队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带着东西回来,反正他们有吐蕃撑腰,宣朝皇帝不敢拿他们怎么样,还能一血前诏王之耻。傍罗千带着四千人出发,并不是为了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而是为了防备宣朝的追兵,毕竟在傍罗千看来,劫杀那样一个小城,不消出动军队,他带着十来个勇士出马就管够了。

而现在,傍罗千不能肆意跑马,还要带着大部队小心翼翼地山路里绕行,实在是憋屈极了。傍罗千恨不得现在就飞降到晋江城外,好大开杀戒,好生活动活动筋骨。

首领不耐烦,下面人好几天猫着腰走路,也早就腻歪了。一个小分队的队长憋得发慌,他脱离了队伍去方便,却看到对面林子里走来一只商队,商队骡马上驮着一个大步袋,袋子口没有系紧,一匹锦绣从里面耷拉了出来。

分队长眼睛死死盯着那匹锦绣,以及马背上看着就很有分量的布袋。看样子,这只商队刚从晋江县回来,换了一布袋的锦绣,而且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隔着林子,他们并没有发现悄悄行进的大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