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年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是别人,就算是为了争一口气,纪萍也会抢回角色。但是莎莎不同,她不仅是自己的闺蜜,更像是自己的姐姐。纪萍人生中最艰难的那几年如果没有莎莎的默默支持,她很肯定自己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自从《纪小呆的一千次试镜》《纪小呆的一百种死法》曝光以来,纪萍一直被称为娱乐圈打不死的小强。她的坚强与执着一直为很多人所称道,很多人把她当成为了梦想一往无前的励志偶像,只有她自己知道梦想对她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

扪心自问,她绝对没有办法为了虚无缥缈的梦想舍弃父母给的那张脸,就算没有恐怖的后遗症,她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当年考学,如果一次不过,她肯定不会再考第二次,毕竟她考学的目的就单纯只是为了陪在辛忍身边而已。所以,她一直很佩服莎莎,不止是佩服还有羡慕,佩服她坚定的信念,更羡慕她为了梦想一往无前的勇气。入圈这么多年来,她其实一直在仰望杨莎莎的背影,就算事到如今依然没有改变。

纪萍的决定是放弃小龙女的角色,她离开不过是不想再看到杨莎莎那歉疚的眼神而已。然而在旁观者眼里她刚刚的举动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闺蜜反目,连被纪萍拉走的林晴雯脑海中闪现的都是这样的念头。更别说之前就已经哭得泪眼朦胧的杨莎莎了。

“这是决定要开战了吗?”连希斯特姆都是这么认为的。

“谁说要开战?不!我不会跟莎莎抢角色!”

原本准备看好戏的希斯特姆听到这话当时就急了:“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你放弃的可是主线任务?你明白主线任务失败的意义吗?”

“莎莎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那是她想要的,让给她又何妨?”纪萍回答地非常坦然,“门卡不能用又怎样,不用就不用!抹杀二重身又如何,反正他本来就已经死了!”

“谁告诉你二重身已经死了?他才没有死!我们使用他身体的过程其实就是恢复他大脑功能的过程,只要持续使用下去,他的大脑就有希望恢复完整的功能。不然你以为你看到的他从小到大的记忆是从哪里来的?这世上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使用他的身体作为二重身的代价就是,帮助他复活!”

希斯特姆收起了一贯的漫不经心,望着纪萍的眼睛,郑重地说出了最后的结论:“所以,如果你放弃跟杨莎莎抢角色,也就意味着,你杀死了他!”

希斯特姆的这番回答瞬间将纪萍打入了地狱。如果只是单纯失去一些好处,这完全在纪萍的承受范围之内,可是如果二重身真的有生命,纪萍根本没有办法再坚持之前的选择。杨莎莎不容易,但二重身这个可怜的孩子更不容易。因为之前的记忆共享,纪萍对他的很多感受都是感同身受,希斯特姆说出那番话之后,纪萍已经别无选择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她还没来得及跟林晴雯说出准备让出角色的决定,不然她在林晴雯心目中的形象绝对会变得非常奇葩。

于是,只能继续去跟对方交涉。

那天的会面现场绝对有记者潜伏。当天晚上,娱乐版就出现了闺蜜为小龙女角色反目成仇这样的惊人消息。虽然杨莎莎换脸后隐瞒了之前的身份,还改小了年龄,但因为两人频频在微博秀恩爱,所以全世界都知道她们两个是闺蜜。

纪萍最近因为各种各种的原因风头正劲,而杨心怡,也就是杨莎莎因为讨喜的长相被誉为内地娱乐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消息一出,顿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当事人还没怎么样呢,粉丝们已经抢先一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骂战。

纪萍的粉丝团称苹果,杨心怡,也就是杨莎莎的粉丝团叫杨梅。苹果跟杨梅原本是一对好基友,结成同盟一致对外,可惜一旦反目却是一点余地都不留。

纪萍的粉丝指责杨莎莎是只有脸能看的花瓶女,杨莎莎的粉丝则讽刺纪萍连脸都不能看。纪萍的粉丝嘲笑杨莎莎靠男朋友上位,杨莎莎的粉丝讽刺纪萍连男朋友都看不住。纪萍的粉丝指责杨莎莎见利忘义不讲义气,杨莎莎的粉丝干脆表示我家小主才更适合这个角色。

论坛上,微博上,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粉丝们斗得翻天覆地,两位当事人却出奇的平静。一直到全国最大的海角论坛娱乐版出现一个整容帖。整容这种事情在圈内已经见怪不怪了,扒谁谁谁又整了,这几乎已经是娱乐版的一种月经帖,每个月总会冒出来几次,观众们已经见怪不怪。问题是,这一次的女主角却是杨莎莎。

发帖的楼主肯定做过详实的准备,不仅贴出了整容前后的对比图,甚至还翻出了杨莎莎之前演过的戏,从演技动作小习惯甚至与纪萍的关系各个方面论证了杨心怡就是杨莎莎这个事实。

此贴一出,杨莎莎的粉丝们顿时哑火,纪萍的粉丝们则瞬间沸腾了。

“哈哈哈,你们家小主唯一能看的那张脸竟然是整的。杨霉们,这次的脸打得够疼吧!”

“呆神威武,打蛇打七寸啊!”

“呆神,well done!对付这种见利忘义的小人就该来狠的!杨霉们,看你们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纪萍看到帖子的第一反应就是事情要糟,果然,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发帖人是她。纪萍简直比窦娥还冤,就算她迫于无奈要跟杨莎莎抢角,也不可能使用这种方式。可惜目前的状况下根本就容不得她站出来解释,所有的解释都会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认定为是掩饰。哦,不仅仅是掩饰那么简单,甚至还可能会被认为是故意落井下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