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皇子们的寿礼  安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太后如此喜欢自己送的礼物,封玉轩自是开心极了,转头赞赏的看了眼封初远,这件发事做的不错。

封初远也轻舒了口气,终于做了件让三皇子满意的事情,只要三皇子还能继续用他,他以后才有机会爬的更高。

“母后,不如先让人把这只猫拿下去,你再看看其他人的礼物吧。”皇上出声道。

太后笑着抬头:“恩,皇上说得是。瞧瞧哀家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一时也忘了礼数。”

“母后言重。”皇上轻应了一声。

太后唤道,“安嬷嬷,帮哀家把这小家伙先拿下送回慈浮宫里好好的照顾着,给它再弄些吃的,别饿着了。”

安嬷嬷接过温驯的白猫:“是。”

安嬷嬷抱着白猫离去,太后还依依不舍的盯着多瞧了两眼。

慕婄雨见状眼眸更冷了一些,对人那般无情,对一只畜牲这般的用心,真不知是无情还是有情!

此时的五皇子封玉翊走出了座位,手里拿出一幅画。

众人皆好奇这是怎么样的一幅副,但心里也都暗想,只怕再好的画也是比不上方才三皇子封玉轩送的那只猫,虽说那只猫或许没什么珍贵但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了,瞧太后那副模样就知道她有多喜欢了。

封玉翊身着淡黄色的皇子服,一身贵气逼人,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这个一直被三皇子跟六皇子盖住风头的五皇子其实也是个翩翩佳子,只是他好像一直都很低调,倒真的默默无闻了,甚至还没有骆意煦让人注意。

封玉翊温和而恭敬的出声,“皇祖母,孙儿知道您向来信佛。每日都要念经理佛,所以便特地请了大师为您画了一佛观音的画像,且让护法寺的师傅念足了七七四十九天,开了光。”

说着打开了那幅画。

顿时在场之内的人皆倒吸了一口气,这是他们所看到的最漂亮,最逼真也最让人不由自禁从心底里升起膜拜的观音象。

画功精湛的好似观音要从画像中走出一般,精致到那眉角的淡然笑,让人看了心里的烦燥也不经去了几分。

再一想这画还护法寺的师傅念了足足七七四十九天开的光,这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太后甚是喜欢,连忙让人将画拿到面前好好的观赏了一番,不住的点头:“好,好好,好!”

封玉翊脸上仍是挂着淡淡的笑,好似太后喜不喜欢都不重要一般:“皇祖母喜欢就好。”

“喜欢,没想到翊儿这么有心,哀家很喜欢。”太后脸上的笑容不再是庄重的应付似的笑容,此刻已然是真心的笑意,这两份礼物都甚得她心。

献完了礼,封玉翊也多说什么,行了个礼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去。

此时封玉墨起身走到了中央,微叹了口气,“皇祖母,三皇兄跟五皇兄这礼一送害得孙儿都不敢拿出自己的礼来了。”

太后此时心情极好,也不在他的调调,“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你三皇兄跟五皇兄的礼物虽不算贵重但都是意义非凡,哀家才觉甚是喜欢。”

五皇兄那份观音丹青还不叫贵重?任谁一看都知道那画不是普通画师能画出来的,就是皇宫里的画师都没有这样的技艺,再加上七七四十九的开光,她还说不贵重。这分明就是故意这般对他说,这意思明显便是不管他送什么贵重的礼物,在她看来都不是贵重的。明明就喜欢贵重的,还说心意重要,心意……

封玉墨轻笑道,“皇祖母这样说,孙子也就放心了。要说贵重,孙子的这礼物的确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要说心意,那绝对是心意满满的。”

太后有些失了耐心,脸上却仍是带着笑,“好了,你也不要再跟哀家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礼物拿出来给哀家看看吧。”

封玉墨从衣袖掏出一叠厚厚的纸张,“外祖母,这便是孙儿送您的礼物。”

太后疑惑的看着他手里的纸,“这是什么?”

“这都是来自边关城百姓们的感谢信。近日来边关犯境,百姓们日子很不好过。无良商家们又趁机在这个时候将米粮加价,孙儿便以皇祖母的名义给边塞捐了五万黄金。边关的百姓们一听是皇祖母捐的钱,个个开心的都称皇祖母为活菩萨呢,这些也都是他们给皇祖母写的感谢信。”封玉墨说着扬声道:“皇祖母,孙女送的这份礼您喜不喜欢?”

太后微愣了一下道,“喜欢,喜欢,这是哀家今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墨儿,你真真是做到哀家的心里去了。唉,想着边关的百姓们在受苦,哀家这心里也不好受啊。”

喜欢?她确实是喜欢,他花钱给她买了名声,她又怎么不喜欢呢。

既然不好受,那就让你好受些吧。

封玉墨也略带忧心:“是啊,孙儿也很不好受。可惜孙儿的能力有限,买了京城里的别院,再加上七拼八凑的只集齐了五万两,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五万黄金一听是多,但边关百姓一分也没多少,有些人还分不到呢。”

太后这一听心里不舒服,这是什么意思?还想逼着她拿出银了来?再一看封玉墨看着自己的眼神,怒气升起,这明显就是在想她的银子!

太后一向是只进不出的主,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肯吐出钱来,“墨儿能心怀百姓,哀家心里甚是安慰。”

想转移话题?

封玉墨自然是不肯就这么算了,“皇祖母从小就教导孙儿,百姓是国之根本,我们要时时心系百姓孙儿自然不敢忘。祖母以前还跟孙儿说,大玄开国之初,当时的太后还拿出自己的银两补贴国库。想着当时的太后不过一介女子就有这样心怀天下的举动,孙儿做为大玄的皇子,堂堂七尺男儿若是做不到这一点,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皇家儿女呢。”

太后一听牙齿咬的直响,她什么时候跟他说过这件事。这件事的确也发生过,但那时候大玄刚开国,国库吃紧太后才有此举。他现在说出这件事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当时的太后能做到如此,而现在同样身为太后的她,却做不到?不仅做不到,反而还让自己的孙儿做她的名字做这样的事情?

太后心里怒极,脸上却是什么也不显。封玉墨这句句都是为她着想,为国家着想,心怀天下,她能说什么。

咬了咬牙,知道现在她若是没任何表示,这为边关难过也不过她嘴里说说的了:“开国太后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现在边关的百姓需要帮助哀家也不能坐势不理,你替哀家捐是还是你的钱,哀家也拿出……”五万黄金在嘴里硬是说不出口,她一狠心,“五万两赐给边关的百姓,若是多余的部分就作军晌吧。”

封玉墨一听连忙跪地,“皇祖母仁慈,孙儿替边关的百姓和在边关抵敌的将士们跪谢皇祖母的赏赐。”

五万黄金?他还捐了五万黄金,她未免也太小气了。年年收了那么多的银子跟东西,这个时候还只拿出这么点。封玉墨不服气,却又没办法,他总不能说太少了吧。

正当封玉墨郁闷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声音此时响起,“禀太后,小女愿意为边关百姓跟边关的将士们献上一丝绵薄之力,献上三万两。”

跪地的封玉墨心中微讶的看着跪到身旁的慕婄雨,只见她一脸的淡然,“小女的外祖父自小时时教导小女,我们的安定生活都是靠边关的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心怀感激。看到太后跟六皇子为边关将士出力,小女斗胆也想加入一份。小女知道三万两对边关的百姓跟将士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这确是小女的全部。还希望太后跟六皇子不要嫌弃。”

这话一听,太后脸也白了。

倒不是慕婄雨捐钱有多不好,而是她后面的那句‘小女的全部’。

虽说她捐了五万两,但那对她来说也不过是冰山不角,只是心疼一下便也过去了。可是这会慕婄雨突然说,要将自己所有的钱都捐出来。

一个十三岁的小孩都能拿出自己所有的全部,而且还只是个什么品级都没有的官宦女,有这般的心思。再看看她一个太后……

太后眼带厉色的看着慕婄雨,这个小丫头是故意跟封玉墨一起逼她,还只是真的只是性格使然?

“慕大小姐不愧是伊老将军的外孙女,这份广阔心怀真是难得。哀家只怕都比不起,即是如此哀家就再捐十五万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